21.5″便携显示器配备1920×1080分辨率的IPS面板,支持178°超广视角和最高120Hz刷新率。产品带有75mm固定M4 VESA安装孔以及可折叠支架,节省安装空间,兼容大多数标准HDMI设备,适用于多种应用需求。
项目 | 描述 | 单位 |
---|---|---|
产品型号 | 21.5″ Portable Monitor | / |
尺寸 | 21.5 | Inch |
可视角度 | 178 | Deg |
分辨率 | 1920x1080 | Pixels |
产品尺寸 | 494.90 (H) × 286.65 (V) | mm |
显示区域 | 476.064 (H) × 267.786 (V) | mm |
色域 | 56% | NTSC |
亮度 | 380 | cd/m² |
对比度 | 1300:1 | / |
背光调节 | OSD菜单调节 | / |
刷新率 | 120 | Hz |
显示接口 | mini HDMI/Type-C | / |
电源输入 | USB-C (PD 20V⎓680mA) | / |
功耗 | 13.6 | Watt |
菜单调节按键(滚轮)
- 上滚:调节音量
- 下滚:调节亮度
- 按下:打开 OSD 主菜单 / 确认选项
- 菜单中滚动:切换菜单项或调节数值
电源键
- 短按(菜单外):打开信号源选择面板(Auto / Type-C / HDMI)
- 短按(菜单中):退出菜单界面
- 长按:开关背光
提示:一般情况下,屏幕上电后检测到有效信号会自动点亮,无需手动按键激活。
按下滚轮进入 OSD 主菜单后,可进行如下设置:
- 图像:亮度、对比度、暗部平衡、游戏模式
- 高级:UltraHDRMode、护眼模式、3D声音、瞄准器
- 设置:信号选择、语言、图像比例、音量
- 色温:6500K / 9300K / 自定义
- OSD 设置:位置、透明度、菜单时间
- 颜色效果:饱和度、色调、锐利度增强
- 信息显示:当前信号源、分辨率、行频率、像素时钟
- 重置:恢复出厂设置
支持Raspberry Pi OS/Ubuntu/Kali 和 Retropie系统。
将TF卡连接到PC。
从树莓派官网下载安装 Raspberry Pi Imager。
打开烧写器,选择要写入图像的 TF 卡(注意:最好移除其它U盘设备,以防将U盘文件擦除)。
预先配置系统,按住 CTRL+SHIFT+X(或点击右下角小齿轮),设置完成点击保存即可。
单击烧录按钮,将数据写入TF卡。
烧录完成后,打开/boot/firmware/目录下的config.txt文件,将以下语句添加到config.txt文件末尾,然后保存退出。
hdmi_force_hotplug=1
hdmi_group=2
hdmi_mode=87
hdmi_timings=1920 0 88 44 148 1080 0 4 5 36 0 0 0 120 0 297000000 3
hdmi_drive=2
注意: 实际输出分辨率受主控性能限制。在 Raspberry Pi 3 和 Zero 等设备上,默认最大分辨率为 1080P@60Hz。
将TF卡插入树莓派。
支持PC版Windows 11 / 10 / 8.1 / 8 / 7系统。
将35W电源适配器连接到LCD的电源接口。
将LCD的HDMI接口连接到PC机的HDMI接口,大约等待几秒钟后,LCD正常显示。
将35W电源适配器连接到LCD的电源接口。
将LCD的全功能Type-C接口连接到设备的Type-C接口。稍等片刻,即可正常显示。
注意:您的设备型号需支持全功能Type-C有线投屏才可使用Type-C显示功能。
Q: 如何在 Windows 系统中启用 120Hz 刷新率?
: 一般情况下,Windows 系统会自动识别并设置显示器的最佳分辨率和刷新率。如果未能自动设置为 120Hz,请按照以下步骤手动调整:
调整 Windows 显示设置:
注: 如果高级显示设置未显示 120Hz 选项,请检查以下几个方面
确保您的设备支持 120Hz 刷新率:
- 显卡需要支持 120Hz 输出,确保设备配置满足要求。如果问题仍然存在,尝试更新显卡驱动程序。
确认使用的连接线和接口版本支持 120Hz:
- 使用支持高刷新率的连接线(如 HDMI 1.4 或更高版本,或支持 DisplayPort 的 Type-C)。
为显示器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:
- 为确保显示器在 120Hz 刷新率下正常运行,请使用配套的 35W 外接电源适配器。